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是2003年6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2012年,学校被确立为江西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院校。
学校地处赣西重镇——江西省宜春市。宜春环境优美、山清水秀、交通便利,是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有“亚洲锂都、宜居城市、森林宜春、月亮之都”的美誉。
学校占地面积513亩,校舍建筑面积33.1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74亿元,图书馆藏书64.93万册,建有完善的校园网络系统,学生宿舍全部公寓化。
学校坚持“立足宜春,服务江西,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思路,设有11个系(院)和3个教学部,即:护理学院、锂电新能源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医学系、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会计系、经济管理系、教育系、外语系、艺术系和基础教学部、医学基础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开设 32个专业,面向全国21个省市招生。
合并组建学院的四所中专都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宜春师范的前身是师范传习所,创办于1908年。1969年恢复办学,1998年,原宜春文艺学校并入宜春师范。宜春财校的前身是宜春财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创办于1984年,1994年正式成立宜春财校,1998年,原宜春商业职工中专、宜春粮食职工中专并入宜春财校。宜春卫校创办于1958年。宜春技校创办于1979年,2003年6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1]
刘密 学院党委书记、院长[2]
刘平 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郭健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廖祖耀 党委委员、副校长、教授
杨云山 副校长、教授
高健群 副校长、教授
易良春 副校长、副教授
杜贵芳 副校长
刘江毅 副校长
学院办学条件优越,教学设施完备。占地面积501亩,校舍建筑总面积为27.2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为2.4亿元,其中教学设备总值为4966万元,图书馆藏书56.7万余册,建有完善的校园网络系统,订有全国各种报刊400余种,有微机教室14个,计算机近1800台,多媒体教室8间,语音室7间,微格教室2间,理科教学仪器设备2800余件(套),会计模拟实验室1个,多媒体教室5个,医教实验室45个,附属医院1所,省内外教学实习基地60多处,餐旅实习基地1256平方米,金工和电工综合实习工厂1个,模具制造模拟教学设备10套,钢琴46架,网架式体育馆1座,标准田径运动场2个,能容纳1500余人的礼堂2个,学术报告厅2间,自动调温浴室两个,学生宿舍全部公寓化。[3]
学院坚持“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外引内培”,打造了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现有教师526人,其中,教授67名,副教授124名;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111人,双师素质教师达75%;还有209位来自各行业的技术专家、能工巧匠组成的兼职教师。学院有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名,省高校教学名师3名,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4名,市级学科带头人2名。近年来,学院教师完成省级以上科研课题70项,其中重点教改课题42项;在省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论文1007篇,其中核心刊物160篇。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罕斯维尔市萨凡纳技术学院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并先后派出多名教师赴新加坡、英国、菲律宾、日本进修学习。特色专业学院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接区域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专业。护理专业被教育部列为“全国首批示范专业”、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基地和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护理、学前教育、新能源应用技术(锂电方向)、医学检验技术等4个专业为江西省特色专业;基础护理、医学检验技术等2个教研室为江西省高校教学团队;“护理学基础”、“英语精读”等2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护理专业“1124”模式入选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
组建学院的四所中专都取得过令人瞩目的办学业绩,得到了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1997、1998年,宜春师范、宜春财校先后通过了国家教委和省教委的办学条件达标检查评估。2001年,宜春卫校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宜春师范被省教育厅确定为“3+2”分段培养专科学历小学教师的13所中师之一,宜春技校获“省重点技校”称号。在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检查评比及会考、演讲、文体竞赛活动中,屡创佳绩,问鼎夺魁。如,学生参加全国涉外护理专业技能竞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全国青少年英语风采技能大赛、江西省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比赛、全国大学生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全国“用友杯”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ERP(企业资源计划)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全国总决赛、江西省专科院校学生四项基本技能竞赛等职业技能竞赛,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生参加技能鉴定平均通过率为91.2%,毕业生“双证”获取率达到87%。“感动中国”2010年度获奖人物、舍生忘死、火海救人英雄王茂华,是学院优秀毕业生的杰出代表。[5]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7429人。自办学以来,累计为国家输送各类高、中等专业人才61469人,其中师范类(含艺术类)为19000人,财经类为6430人,理工类为17000人,医学卫生类为18000人,大专自考类毕业生为1039人。
学院坚持“立足宜春,服务江西,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思路,设有护理学院、锂电新能源学院、医学系、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会计系、经济管理系、教育系、外语系和艺术系等10个系(院)。已开设的高职专业为:计算机及其应用、英语、会计电算化、中英文幼儿教育、机电一体化、音乐、高级护理、电子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现代焊接技术、药学、医学检验、医学美容技术、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土木工程、工程造价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英语教育、商务英语、旅游英语、播音与主持、舞蹈学、工艺美术、注册会计师方向、体育教育、公关与现代文秘、传播学。中专已开设专业总计40多个,面向全国21个省市招生,在校生1.2万余人。这些特色专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6]
完善的就业网络。学院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市及本省的170家单位签订了协议,建立合作关系良好的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同时开展订单培养,学院与贝因美科工贸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福斯特新能源公司、香港华信通信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开办了“贝因美班”、“ 福斯特班”等冠名班。学院还通过中国光华护士基金会积极开拓护理专业海外实习基地,已有多批毕业生前往英国实习就业。学院已形成了完善的就业网络,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形成了“出口畅”、“进口旺”的良好态势。[7]
江西省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一所公办的高职学院。走进清新秀丽、依山傍水的美丽的校园,首先映入你眼帘的便是气势宏伟的综合大楼;在大楼的左边便是安静优雅的图书馆,图书馆和在综合大楼右边的实训大楼遥相呼应,成为了综合大楼的左膀右臂,充分地发挥了图书馆的教辅作用。
机构设置: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现设综合办公室、阅览部、采编部、流通部、信息技术部等五个部门,各部、室设主任一名,负责本部门的各项工作。
馆藏文献:现有馆舍总面积6054平方米。拥有近600余个阅览座位,设置有教师阅览室1个、电子阅览室1个、过刊阅览室2个、社科类期刊阅览室3个、自然科学期刊阅览室2个和报纸阅览室等,并购置有清华同方电子期刊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电数据库资源。现有纸质图书679358余册,期刊馆藏量24468册,电子图书60000余册。馆藏图书特点为学科门类齐全、专业性强,并藏有精品。同时订有全国各种报刊500余种。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医学、理、工、文、史、法律、经济、外语、艺术、体育等多学科文献并存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学院改革教学,更新观念,拓宽就业门路。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突出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特色,根据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充分挖掘办学潜力,拓宽办学渠道,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加强专业课和基础课,突出实用性、操作性和应用性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一技在手,走遍天下”。学院充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改革,让毕业生提前实习,以帮助学生早日走上社会,适应社会。近年来,我院先后与上海、广州、深圳、东莞、浙江、福建等沿海大中城市的就业服务中心及多家企业、医院建立了长期的劳务合作关系,使我院的毕业生都能得到满意的就业岗位。[8]
学院自始至终地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深化改革,奋发图强,万众一心,为实现把宜春建成赣西经济中心城市培养更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而努力奋斗。
成人本科是在这个学校读的,,师资力量没得说,非常棒。,就是学校不大,但是感觉很好。
这所大学在社会中有点影响力,比较不错,但是管理严,就业高。